4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做客我校“杨钟健学术讲座”,为师生作了题为“公里级分辨率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的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志飞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向张培震院士赠送了“杨钟健学术讲座”纪念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
报告中,张培震院士以阐明现今构造变形状态研究的科学意义为切入点,通过对比传统GPS观测站监测的局限性,系统介绍了InSAR的原理特征及其应用发展简史。基于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InSAR形变场数据,他介绍了青藏高原2.5公里分辨率N20°E与N110°E方向速度场和速度分量矢量图的构建,系统展示了青藏高原的主应变率、最大剪应变率、面应变率、旋转应变率以及地表变形的特征。讲解了青藏高原及邻区主要走滑断裂带滑动速率分布特征。最后,通过总结观测数据,张培震院士介绍了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运动学模型以及青藏高原隆起的对流剥离模式的构建过程。
报告结束后,张培震院士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探讨。

会场

张培震院士作报告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