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中乌合作筹建“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浏览量:时间:2019-04-11

应校长郭立宏邀请,3月26日至28日,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普通与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Zakirov Bakhtiyor Sabirjanovich (扎基洛夫·巴克提尤尔·萨比尔加诺维奇)、核物理研究所所长 Ilkham Sadikov (伊勒克汗·萨迪科夫)、考古研究所所长Farhod Maksudov (法尔霍德·马克苏多夫)一行访问我校,就中乌合作筹建“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我校相关部门和专家举行了多场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了两场集中座谈会,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国际部、文化遗产学院、地质学系、物理学院、化材学院、城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工学院、食品学院、经管学院以及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丝绸之路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参会,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会议研讨。

常江在致辞中回顾了我校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多年来深入合作的历程和成果,希望通过此次来访与交流同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在考古、地质、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环境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合作。他指出,要通过建设联合实验室、互派访问学者、学术交流和技能培训等方式,加强双方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全面合作,为双方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乌方三位科学家表达了对我校的感谢,并对各自的研究领域、工作基础以及合作意向作了介绍。他们一致表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对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现有研究领域进行有益补充,希望能尽快促成实验室和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以考古学等优势学科的协同创新带动其他自然学科深度融合,加强人员交流互访,推动双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全面提升。

我校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介绍了我校中乌考古合作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未来的研究工作重点是要用系统的证据和科学的手段,证明东西天山的古代游牧遗存之间的关系,以及月氏人和贵霜人之间的文明关系,并对联合实验室的组建方案和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议。地质学系教授董云鹏介绍了地质环境演变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就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为中乌联合考古带来的帮助和支持作了说明,并提议各学科可在平台、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参与。

科技处负责人介绍了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背景及现有基础,并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支持政策。国际部负责人就乌方学生留学的有关政策作了解答。各院系和单位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学科方向、研究领域、合作内容与意向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常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国际联合实验室的筹建要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找准合作点,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进步。他还就商定合作协议、加强学科之间交流等工作做了安排。

来访期间,乌兹别克斯坦三位科学家分别参观考察了我校博物馆和相关实验室,并通过分组座谈的形式与我校进行了深入对接和交流,双方已达成集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人才交流为一体的建设共识及合作方向。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对双方优势互补并长期坚持合作产生重要意义。


undefined

座谈会会场


undefined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座谈会


undefined

乌兹别克斯坦化学研究所所长Zakirov Bakhtiyor发言


undefined

乌兹别克斯坦核物理研究所所长 Ilkham Sadikov发言


undefined

乌兹别克斯坦考古研究所所长Farhod Maksudov发言


undefined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