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由我校科技处、科协主办,地质学系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第八百二十一讲暨“西北大学校庆117周年学术讲座”在太白校区举行。德国斯图加特大学Hans-Joachim Massonne应邀来校为师生做了题为“How did continental plates collide in Proterozoic
and Phanerozoic times”的报告。我校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Massonne教授长期从事变质岩地球化学和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研究工作,在超高压变质领域取得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本次报告,Massonne教授主要介绍了元古代和显生宙不同时期陆壳板块俯冲碰撞,以及折返过程中的变质作用。Massonne教授仔细讲述了自己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典型样品,基于岩石学观察与矿物学分析的基础,结合数值模拟与热力学平衡模拟过程,提出早期板块俯冲基本为低角度的平俯冲,俯冲距离一般较远,俯冲过程中伴随部分熔融作用形成TTG熔体。显生宙以来,大陆板片俯冲大多为深俯冲或超深俯冲,陆壳岩石俯冲到地幔深度,发生壳幔物质交换,形成钙碱性熔体。

报告结束后,Massonne教授认真听取了在场师生的提问并做出相应解答,又与大家分享了他丰富的科研经历,引来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