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新闻 > 正文

徐冠华院士为我校师生讲授“地球大数据及应用”

浏览量:时间:2019-04-11

3月28日,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教授应邀做客我校“杨钟健学术讲座”、“创新论坛”,在太白校区为师生分别作了题为“地球大数据及应用”和“极地冰冻圈遥感”的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地质学系教授张国伟、张宏福出席报告会。校党委书记王亚杰到会致辞,并向徐冠华院士赠送“杨钟健学术讲座”纪念牌。校内相关单位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

王亚杰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和地质学科近年来的发展现状。他向徐冠华院士和程晓教授多年以来对学校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并希望他们未来能够继续关心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

徐冠华院士在报告中对大数据演变历史、爆发式增长和地球大数据进行了解读,并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的观点。他对大数据的特征、生态系统、关键科学问题等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他对地球大数据获取技术的新突破-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推动地理地质及极端自然环境(火山)数据获取等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大数据将对未来人类生活工作等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催生深刻的技术变革。

程晓教授通过图片和文字回顾了南极卫星遥感历程,介绍了国际南极研究的科学前沿问题、极地冰冻圈遥感的研究范围,南极冰架遥感及无人机研究应用情况以及冰山与海洋大气的相互作用。他指出,冰山遥感可以对冰山移动进行持续追踪,海冰遥感方面可以了解其分布范围和厚度及冰间水道,通过南极企鹅遥感还可以对企鹅数量变化和企鹅源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估算。

报告结束后,徐冠华院士、程晓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徐冠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曾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中国最早的遥感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发展了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的理论和方法,领导编制了第一部再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和系列制图技术规程,领导并推动设立“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全球变化及应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程晓: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长期致力于极地遥感监测理论、方法与应用的研究,近5年主要集中攻关极地冰盖、冰架、冰山和海冰的多源遥感反演、监测和变化机制分析研究等,在PNA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SCI论文37篇。(图/ 王柏琛)


 undefined

会场


undefined

校党委书记王亚杰向徐冠华院士赠送“杨钟健学术讲座”纪念牌


undefined

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作报告


undefined

校党委书记王亚杰致辞


undefined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作报告


undefined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常江主持报告会


undefined

与会师生


undefined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