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做客我校“杨钟健学术讲座”,为师生作了题为“太古代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的报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代表学校向沈延安赠送“杨钟健学术讲座”纪念牌。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听取了报告。报告会由地质学系负责人主持。
报告主要围绕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与硫同位素、硫循环和微生物硫酸盐还原作用展开。沈延安介绍了硫同位素、质量分馏硫同位素和非质量分馏硫同位素的定义,形象描述了火星硫循环、石油和天然气形成过程中的硫循环、非硫化海洋和硫化海洋中的硫循环、大气硫循环,以及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依据北极重晶石矿床的地质、岩相、d34S和d34S-d33S数据,沈延安详细说明了硫酸盐还原菌的进化时间。最后,沈延安结合相关实验证明了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是光化学反应的产物,而距今22亿年前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记录的消失则与大氧化事件(GOE)密切相关。
报告结束后,沈延安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会场

赠送“杨钟健学术讲座”纪念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作报告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