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史晓东教授、Brain Space教授、李霄鹏副教授和蔡健峰副教授做客我校“创新论坛”。史晓东教授为师生做了题为“Curiosity Driven New Reactivity
Discovery”的学术报告,Brain Space教授为师生做了题为“Triumphs and Tribulations in the
Molecular Modeling of Porous Materials”的学术报告,李霄鹏副教授为师生做了题为“Self-Assembly
of Multi-Layered Metallo-Supramolecules with Increasing Complexity”的学术报告,蔡健峰副教授做了题为“A peptides: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的学术报告,我校相关师生聆听了报告
史晓东教授在报告中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他与他的团队在金催化化学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史教授主要围绕金催化三氮唑作为配体在环化反应的中的应用,生动地讲述了在反应研究过程中是如何一步步的克服困难,从而解决反应中遇到的问题的。

Space教授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计算机模拟的凝聚态现象,以及开发与环境相关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氮、甲烷、氧和相关氧化物的高度精确的势能函数。

李霄鹏副教授在报告主要围绕金属介导的超分子化学构建了一系列具有精确形状和大小的二维和三维大分子结构进行论述,同时李老师还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在超分子化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方法,使大家受益匪浅。

蔡健峰副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生物化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为大家介绍了许多复杂的二维和三维结构分子,以及这些结构在医药和生物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价值。

四位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在国内外的科研历程,分享了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希望大家在实验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培养自己敏锐的科研触觉。报告会后,四位老师分别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