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我校科技处、校科协主办,地质学系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第一千八百四十二讲在太白校区地质学系钟健报告厅举行。土耳其库库罗瓦大学Osman Parlak教授应邀来校为师生作了题为“Records of processes for subduction initiation, slab roll-backand ophiolite genesis in Turkey: Field,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s”的报告。报告会由张超教授主持,我校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Osman教授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等方法详细论述了土耳其板块俯冲启动、板块回退和蛇绿岩成因。研究表明,在新特提斯洋盆内形成的蛇绿岩来源于İzmir-Ankara-Erzincan洋、Inner Tauride洋和南新特提斯洋。蛇绿岩主要是在俯冲、板块回退和沟槽-大陆边缘碰撞作用下被安置到大陆边缘,在构造上蛇绿岩被变质底板覆盖。在蛇绿岩的成因、大洋变形和变质底板的上升过程中,未变形的孤立辉绿岩岩脉侵入。地幔构造岩(橄榄岩)-变质底板(角闪岩)接触代表了洋内解耦面,在此面之上,俯冲的火山岩变质到高角闪岩相;随后形成的变质火山岩被沉积到上覆超俯冲带(前陆)的底板之上。Osman教授认为,俯冲启动最能够解释土耳其蛇绿岩和变质底板的成因。变质底板通常由俯冲复合体(增生棱镜)覆盖,其中包括大洋岩石圈(如蛇纹岩)、远洋沉积岩、沟型碎屑沉积岩(如浊流沉积岩)和远端至近端被动边缘岩石学。局部而言,与蛇绿岩相关的俯冲复合体(如与Alihoca蛇绿岩相关)由于宿主大陆边缘(如Bolkar推覆体)的俯冲作用,经历了高压低温变质作用。
报告结束后,Osman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讨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