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我校科技处、校科协主办,物理学院、现代物理所、光子所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第一千八百零二讲在长安校区举行。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徐辛亮研究员应邀来校,为师生作了题为“Sticky bacteria are hot”的报告。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细菌在边界表面附近被捕获具有生物学和实际应用意义,但物理机制尚不完全明晰。报告中,徐辛亮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构建的理论模型,将由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引起空间变化的熵效应纳入其中,并证明了该效应对细菌近壁面的运动行为至关重要。该模型提供了对细菌滞留的两个无量纲参数的解析解释,即α1是热能与自推进力的比率,α2是细菌内在形状因子,模型定量的再现了实验现象,揭示了细菌“头朝下”运动形态和俯仰角与摆动角的反相关性,预测了在由{α1,α2}定义的参数空间中的“滞留区”的存在。
报告结束后,徐辛亮研究员围绕报告内容和相关生物物理领域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讨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