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日,由我校科技处、科协主办,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第三百九十七讲、第三百九十八讲、第三百九十九讲、第四百讲、第四百零一讲、第四百零二讲、第四百零三讲、第四百零四讲和第四百零五讲在陕西佛坪野生动物研究基地(熊猫谷)举行。詹祥江研究员、赵华斌教授、邓成教授、李家堂研究员、邱强教授、车静研究员、胡义波研究员、吴东东研究员和李钢教授应邀来校为师生分别做了题为“Evolutionary
Conservation Biology of Saker Falcons”、“Lineage-specific duplication and molecular
adaptation of bitter taste receptor genes in bats”、“Adaptive evolution of Alu element in a GPCR peptide hormone ligand
in anthropoid primates”、“两栖爬行类物种进化遗传学研究”、“深海狮子鱼基因组研究”、“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进化研究进展”、“大熊猫和小熊猫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年轻新起源lincRNA基因在人类神经系统中的进化和功能研究”和“猫科动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以及展望”的报告。我校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詹祥江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在濒危鸟类种群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他们以猎隼(Falco
cherrug)为模式物种,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研究对象作为掠食动物,对青藏高原高海拔极端生存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
赵华斌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翼手目动物分子进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他们基于味觉受体基因(Tas2rs)的谱系特异性重复,结合相关的外部生态因素,系统探讨了蝙蝠基于食性而适应生态位分化的分子进化机制,阐述了动物味觉功能的进化对其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意义。
邓成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灵长类Alu序列研究中取得的重要突破。他们发现Alu-J可以作为人类怀孕早期的一个新的生物标记,延长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血液循环中的半衰期。更为重要的是,Alu-J编码的肽显著的提高了HCG蛋白的生物活性。团队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了Alu外显子在蛋白编码区的多方面功能,揭示了灵长类血性绒毛膜型胎盘形成与进化的新机制。
李家堂研究员的研究团队针对两栖纲树蛙科动物,通过形态分类学、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物种特征进化、生物地理学和板块碰撞的生物学解析等研究方法,运用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构建了树蛙科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人类了解地球板块运动和生物演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邱强教授结合其团队的相关工作,对超深渊带最典型的脊椎动物——深海狮子鱼的形态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他们通过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解析了深海狮子鱼及其在浅海近源种的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显示深海狮子鱼基因组约为700Mb,与其近源种分化时间约为两千万年。深海狮子鱼大量基因的发生了快速进化,使其可以适应这一极端环境。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未来探索深海以及其它极端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参考信息。
车静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的主要工作进展。他们以青藏高原这一重要而独特的地理单元为中心,探讨青藏高原两栖爬行动物整体区系格局的形成、演化,以及该区系格局与中亚、南亚、东南亚区系格局的关系。同时,探究地质环境变化等特征事件对这些区域两爬物种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的影响。此外,他们还基于物种基因组数据,探索代表两爬物种适应极端环境性状的遗传解析,揭示了高原地区两栖动物对强紫外环境的适应机制和卵胎生繁殖模式进化的遗传机制。
胡义波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对大熊猫和小熊猫的这两个在野外同域分布的濒危野生哺乳动物的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他们明确了明星物种大熊猫的近交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围绕大、小熊猫形态和生理趋同的遗传学机制,系统揭示了两个物种相似的遗传多样性时空格局和演化历史模式,相关成果对这些濒危野生保护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东东研究员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其团队在灵长类动物基因组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他们利用灵长类动物资源,借助基因组测序技术,整合分子进化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分析手段,通过多学科交叉,解析灵长类动物复杂性状进化发育的遗传机制,并系统介绍了其研究重点,lincRNA基因在人类神经系统中的进化和功能。
李钢教授的报告针对其团队长期从事的猫科动物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他们的研究涉及了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并具有高度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的分化的38个现生物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它原因,一半以上的野生猫科动物都为濒危或近危种,针对该类群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李教授团队结合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针对猫科动物类群进行了遗传、进化、驯化、生态学适应等方面的全方位研究。这些成果将对珍惜猫科动物的进一步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报告结束后,詹祥江研究员、赵华斌教授、邓成教授、李家堂研究员、邱强教授、车静研究员、胡义波研究员、吴东东研究员和李钢教授与在场师生分享了他们丰富的科研经历,报告引来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